本文目录一览:
- 1、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是怎么制定的?
- 2、请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人数按招生计划执行吗?
- 3、什么是统招生和分配生?
- 4、高校招生计划是如何确定的?
- 5、高校招生预留计划是什么意思
- 6、山东省西部计划名额如何分配
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是怎么制定的?
1、各地的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即招生专业目录)一般是在即将开始填报高考志愿的5月初至6月中下旬,在各地专门主办的招生考试杂志、报刊上向社会公布。有些地方仅在开始填报志愿的前几天才向社会公布,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公布似乎有越来越晚的趋势。
2、具体来说,影响招生计划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高校自身的情况,比如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和专业设置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计划制定和执行。其次是政府部门对高校招生计划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这也是影响招生计划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对招生计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3、高校招生计划是具有普通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根据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包括专业招生规模),编制本校在各省、市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然后报给各省考试院。高校在某省的招生计划年年都有可能变动,主要是根据往年在该校的生源情况(线上生源数量和质量),作出适当调整,但变化不会很大。
请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人数按招生计划执行吗?
基本上,绝大多数高校是按各省市招生计划(可能按投档比例会略有增加)录取的。但也有部分高校,会根据报考生源情况增加录取名额,如清华、北大等,会对生源大省拿出少部分机动指标或说是追加计划。
然后各院校都会把比较多的招生人数安排在院校所在省份,剩余的招生计划会按照往年在各省份的生源质量,招生录取的分数情况,综合考虑分配各省份的招生计划。
各个学校对该省的招生计划,然后按照1:2(录取人数:过线人数)划线。
什么是统招生和分配生?
1、统招生是全日制普通高校通过统一招生选拔考试、依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内统一招录的学生,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分配生:分配生(指标生)是指部分高中学校在招生时,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将这些招生计划均衡地分配到符合推荐条件的各初中,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初中毕业生予以录取。
2、有以下三点区别:统招生就是凭自己的成绩被录取,分配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招生。统招生的录取成绩一般比分配生的高。分配生一般是为了照顾一些乡下的学校。
3、一次统招:(1)分配生也称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初中学校招生,招生分数参照公助统招生录取分数线下浮50分,分配生也是公助生的一部分,政策上说今年省级示范性高中公助生90%都是分配生。
4、统招生:统招就是按成绩全市统一划线录取的学生,录取分数较高。分配生:也称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内的初中学校招生,分配生名额将统一公示。主要根据各初中学校毕业学生的人数等因素来分配各校分配生名额。
高校招生计划是如何确定的?
招生计划是指具有统招资格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结合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生源情况,调整招生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自主合理地安排生源计划。
具体来说,影响招生计划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高校自身的情况,比如学校的办学定位、特色和专业设置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计划制定和执行。其次是政府部门对高校招生计划的指导意见和政策支持,这也是影响招生计划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也会对招生计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都是按填报该校考生成绩所排位次。高校在外省招生前,就会把招生计划人数发放到各个省市招生办,所在省市招生办收集汇整后,发布各个高校招生专业及人数,考生以此作为参考依据,填报志愿。省市招生办汇整考生志愿与分数,将分数由高到低排序,按录取人数位次,对应的分数就是分数线。
高校招生计划是具有普通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根据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包括专业招生规模),编制本校在各省、市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然后报给各省考试院。高校在某省的招生计划年年都有可能变动,主要是根据往年在该校的生源情况(线上生源数量和质量),作出适当调整,但变化不会很大。
高校招生预留计划是什么意思
1、高校预留招生计划:高校可以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预留1%的招生计划。1%的预留计划是对全国具有跨省招生资格的本科院校都有的政策,目的是为了解决招生时省与省之间的生源不平衡问题。目前采用平行志愿的省份越来越多,考生风险很大。所以,不少学校会承诺只要考生专业服从调剂,保证进档不退。
2、招生章程中预留计划是一般高校规模招生计划和公布的来源计划总和之间多出来的招生人数。招生一般是指各个学校和培训机构招收新学生,通过全国高中考试,学校根据当年报考的情况来划定录取分数线,较终决定录取的新生。
3、大学预留计划的意思是预留机动名额,主要用于各地区招生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大学预留计划的意思:一些高校都预留有招生计划,高校把这种方法称为“预留机动名额”。
4、预留计划的意思是一般高校规模招生计划和公布的来源计划总和之间会有一定数量的差别。
5、安排跨省(区、市)招生的本科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可以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校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1%。凡有预留计划的高校,须将预留计划数报其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教育部备案。
6、预留计划数意思是高校在上报招生计划时,可以按照比例预留一部分招生计划,在录取时适时投放到需要的省份。
山东省西部计划名额如何分配
1、山东省西部计划名额分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按照省级招生计划分配:山东省将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分配给西部地区,其中包括西部计划名额。按照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每所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招生计划安排,可以将一定比例的招生计划分配给西部地区,其中包括西部计划名额。
2、西部计划并非由学校直接分配名额。 该计划旨在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执行。 计划对象为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或研究生,服务地点为西部基层,期限为1至3年。 各省项目办根据报名情况分配名额给高校。
3、西部计划的名额分配通常考虑国家政策、学校需求和报名情况,每个学校的名额大约在20个左右。 西部计划自2003年起实施,采用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参与。
4、西部计划每个学校分配的名额大约在20个左右。 报名西部计划并不意味着就能够参加,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根据国家教育局的政策,参与者需具备毕业证书和有效身份证件。 报名者还需通过毕业体检和西部计划指定的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