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23山东省专项计划包括哪些地区
山东省专项计划覆盖16所高校,包括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山东财经大学、青岛大学。招生计划及专业以招生学校章程为准。
具体实施的区域包括济南市的商河县和莱芜区(原莱城区),淄博市的沂源县,枣庄市的山亭区,烟台市的莱阳市和栖霞市,蓬莱区长岛综合试验区,潍坊市的安丘市和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和梁山县,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岱岳区和新泰市。
山东地方专项计划是为山东省省级财政困难县、蓬莱区长岛综合试验区及中西部地区和沂蒙革命老区的部分县(市、区)实施的,招生院校一般为省属重点大学。
举个山东的例子:高校专项计划是指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实施区域涵盖我市郯城县、兰陵县、莒南县、沂水县、蒙阴县、平邑县、费县、沂南县、临沭县、罗庄区、河东区、兰山区。
山东省地方专项计划涵盖了医学、工程、农业等各类专业,旨在培养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备实际技能与职业素养的人才。该计划下的专业领域广泛,包括医学、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农学、化学工程等,这些专业近年来在山东省得到重视,就业前景广阔。
哪些大学在山东招生?
1、山东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较高学术水平。山东财经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财政部、教育部共建高校,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学科。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济南大学和烟台大学等均是多学科协调发展省属重点大学,涉及工、理、文、经、管、医、法等多领域。
2、山东省的综合招生(简称“综招”)是高校在招生录取时,除了高考成绩,还综合考量考生的综合素质、特长、面试表现等多元因素的选拔方式。参与综招的大学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
3、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济南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详情可见山东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
4、齐鲁工业大学 2020年招生专业中,科教融合相关专业预估在6万位次以上(566分左右)报考把握较大(网络空间安全、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海洋技术、药学、药物制剂、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齐鲁工业大学始建于1948年,2013年,学校由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
清华大学在山东每年招收多少人
1、山东每年约有150人考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在山东的录取人数相差无几,每年大约都是150人。2023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山东的录取分数线均为681分,最终录取人数达到了277人。这意味着,录取率为0.05%。在竞争激烈的高考环境中,这无疑是对学生努力的极好证明。
2、清华北大各省招收名额如下:北京550人;河南400人;浙江350人;湖南330人;四川320人;湖北310人;山东300人;江苏300人;广东280人;河北270人;辽宁250人;陕西240人;安徽230人;上海220人;山西210人。
3、清华大学在山东的招生计划共计87人,涵盖了多个专业领域。其中,文科招生名额为6人,分布于6个不同的专业。特别指出的是,新闻学(新闻与传播)(国防生)这一专业在山东地区限定招收1名女生,而在其他省份则仅招收男生。与此相对,法学(国防生)专业在山东则完全限定招收男生。
4、湖北:310人,参考人数38万。山东:300人,参考人数53万。江苏:300人,参考人数35万。广东:280人,参考人数78万。河北:270人,参考人数63万。辽宁:250人,参考21万人。陕西:240人,参考人数32万。安徽:230人,参考人数50万。上海:220人,参考人数5万。山西:210人,参考人数33万。
2024年各个大学在山东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线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校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及录取分数线。首先,中央民族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显示,该专业面向普通类一段的考生,计划招收3名学生。对于考生而言,要达到这一录取标准,需要在高考中的最低分达到632分,并在相应位次中位于8720名之内。
年山东各大学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对应位次已经公布了,其中山东大学2024年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分是616分,对应位次是13501。山东师范大学2024年普通类本科批最低分是519分,对应位次是134961。详细的2024年山东高考各大学录取分数线及位次接着往下看吧。
同样在2024年,桂林理工大学在山东的招生计划同样值得关注。具体来看,桂林理工大学在山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划招收3人,设计学类专业计划招收6人。综合以上信息,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优势,选择合适的专业进行报考。